来源:陆丰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者:lfsrd2 2025-04-15 字体:大 | 中 | 小
陆丰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陆丰红色基因明显,红色资源丰富。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陆丰红色故事,弘扬陆丰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薪火传承。陆丰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挖掘珍贵史料,探访革命旧址,讲述革命历程,特别推出“红色陆丰” 系列推文,以飨读者。
红四十九团第八连驻地遗址
红四十九团第八连驻地遗址位于陆丰市陂洋镇棉輋村右侧1200米处山坳——竹子凹。
1928年4月,中共党员何誓达、林其夏(曾任中共陆丰县委委员)在陂洋内洋乡召集旧部恢复成立陆丰东南武装大队,两人分任正副大队长。1929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成立,陆丰东南武装队被编为该团第八连,林其夏为连长。从此,第八连随团转战海陆紫和潮普惠(大南山),多次作战,战功卓著。1931年6月,中共陆惠县委成立,第八连(此时红四十九团改编为红一团)返回原成立地——棉輋村竹子凹驻扎,担负构筑陆惠东面屏障,保卫陆惠苏区任务。第八连不但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村民生产劳动,深受村民拥护,真正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关系。1932年,敌军张瑞贵部3个团及地方反动民团疯狂进攻陆惠苏区,为粉碎敌人的封锁,解决苏区给养,1933年2月,东江军委主席朱炎、常委彭桂(曾任红四十九团团长,红独立二师师长)攻打大坪圩守敌。敌军重兵驻守,火力强大,八连撤回苏区,敌则尾随而至,并在棉輋竹子凹把八连团团围住。八连除少数战士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该旧址共有4座茅寮,面积约300平方米。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