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公益宣传

【红色陆丰】(九十八):甲子烈士墓

来源:陆丰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者:lfsrd  2025-09-17   字体: | |

陆丰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陆丰红色基因明显,红色资源丰富。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陆丰红色故事,弘扬陆丰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薪火传承。陆丰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挖掘珍贵史料,探访革命旧址,讲述革命历程,特别推出“红色陆丰” 系列推文,以飨读者。

甲子烈士墓

甲子烈士墓位于陆丰市甲子镇城西社区甲港路西(圆山仔)。

该烈士墓主要为纪念刘友仁等43名革命烈士而建立。其中在甲(子)湖(东)地区影响力较大的革命烈士有:甲子人刘友仁,1925年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1926年,在刘友仁等进步人士的组织下,甲子各乡农会纷纷成立。1927年10月初,南昌起义部队领导人到达甲子,甲子农会组织武装队伍接待部队分散在甲子东校场和旧衙门等处休息,周恩来等住在桃李园内大楼(1928年1月攻占甲子后改名为“红楼”)。11月中旬,中共甲子区委员会成立,陈夏威、曾广汉、刘友仁为区委委员,又成立共青团甲子区委员会。1928年1月23日,红四师十二团克复甲子,甲子成立苏维埃政府,办公地址设在红楼。刘友仁任中共陆丰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东南区特派员、总指挥。4月14日,甲子苏维埃政府突围转移到海岬新寮、竹洲埔,成立赤卫队东西南北四路指挥,总指挥刘友仁。7月,甲子区农民武装被敌击散,刘友仁率领农民武装转移到大南山继续战斗。

该烈士墓占地约300平方米,墓前竖有墓碑,镌刻有烈士名录等内容。

QR:【红色陆丰】(九十八):甲子烈士墓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