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人大新闻

【汕尾日报-陆丰人大专刊】“牵龙引凤”进乡村

来源:汕尾日报 2022-04-19 字体: | |

在甲西镇濠头村春天的田野上,大片种植的“七里香”番薯,阳光下一垄垄列成矩阵,新绿的苗叶窜出鲜嫩的秧。水稻田里的春苗正在茁壮成长,目光所及充盈着勃勃生机。而村那头更有一番景象,互联网电商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新一轮乡村振兴春潮澎湃,激荡人心!

▲濠头村新貌。

2021年,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历史性时刻,人大代表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主动担当、履职建言,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人大代表李木绵是濠头村支部书记、主任,人到中年正是干事作为的好年华。他引导濠头村抢抓重大机遇,凭借市规划建设的“薪火蓝湾”示范带的东风,为濠头村梳妆扮靓,让乡村振兴提升一股精气神。村党支部、村委会听取村民意见,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改建了村头往日臭水一汪的大池塘,新建了“党建公园”,遍栽花木,新铺筑了村里主干道。同时,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奔走说服下,村民们纷纷出地让屋,主动将宗族祠堂交给村委,打造成名闻东南的“祠堂文化”。如今,濠头村旧貌焕新颜,池塘如明镜,岸柳如碧丝,滨河走廊古朴蜿蜒,公园鲜花丛丛……

人大代表李木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乡村振兴主要在于村民思想意识的提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常年奔走于家家户户,拉家常,解民困,谈发展。乡亲们一开始不大了解什么叫‘乡村振兴’,通过谈心和宣传,让他们明白了村容整洁、文明卫生、经济发展、产业提升、生活美好的愿景。大家上下一条心,工作便好做了!只要群众支持拥护,领导班子发展方向明确,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觉疲劳。在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时,大家说了一句暖心的话,‘我们肤色晒黑一点,村里的土地就能更绿一点’。大伙同心合力,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获得了飞跃式提升。”

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在走遍各处撂荒地、考察调研村民意愿后,按照政府主导、农户自主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将无劳动力耕作土地流转给种植公司。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该村通过“公司+基地+农产”一条龙方式,将撂荒了20余年的350亩耕地,流转给陆丰市瀛泓渔农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已种植上特色品种“七里香”番薯,且获得了高产丰产,产量达每亩6000斤,获得了约240万元收入。不经风雨难以见彩虹。人大代表李木绵在回忆以往招商引资工作时说,以前由于部分村民思想意识方面较为落后,又有村霸干扰致使优质投资项目难以落地,闹得意向投资企业前期投资付之东流无奈离去。因此,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中,村党支部吸取经验教训,坚持“党建+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也是关键要素。村党支部、村委干部与人大代表一起,一方面加大政策法规宣传,让村民对富民政策从不懂到慬、从不理解到理解,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掘资源,积极主动打好“乡贤经济牌”,力求把走出去的乡贤转化为引进来的发展源泉。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濠头村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和支持下,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通过招商会引进了深圳市骏丰互联网有限公司,成功落地濠头村投资11亿元兴建互联网电商产业园。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为当地及周边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共筑人民群众“连心桥”

——陆丰市南塘镇竹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纪事

阳春三月,陆丰市南塘镇竹坑村的虎头山上晨雾缭绕,轻纱般的薄雾覆盖着舒展嫩叶的橄榄树苗,片片新绿照进人们的眼帘,喜上心头。竹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黄钳陪同记者参观“千亩橄榄树种植基地”。这位浑身充满朝气的中年汉子,面对满山新绿显得尤为开心,成就感跃上眼神与眉稍!

手工制作的特色橄榄菜,风味独特。

去年以来,在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南塘镇竹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倡导者和维护者,参与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

走进竹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办公桌上电脑显示屏荧光闪烁,接待的桌椅、茶水柜等一应俱全,这里的一切让人找到了温馨的家一般的舒适感。据联络站站长黄钳介绍,该站设有正副站长各1名,联络信息员1名,站内有3名陆丰市人大代表,7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开展活动,是人大代表履职,收集民情民意,实现人大监督的平台,更是为人民服务解难题、办实事的主阵地,是永远为群众敞开的“联民之门”。

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1年8月份开始,竹坑村为振兴乡村经济,商定发展“一村一品”食品加工特产产业——“黄氏橄榄菜”,计划在虎头山集体山坡地种植“千亩橄榄树”,打造成生产加工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当开发虎头山橄榄种植基地的消息传开,村里一些思想觉悟低的群众,在村前村后窃窃私语,说什么亮堂堂的本村百年品牌——“黄氏橄榄菜”被私营企业收购了,说什么虎头山是本村风水宝地,挖山会惹来灾殃……

村里被迷惑的群众听到这些传闻,便跑来村委会找干部问个清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黄钳把他们请进了接待室,端茶倒水,坐下来倾听群众诉求、服务群众关切。他听了群众的诉说后,耐心细致地告诉村民:“当前,为了乡村振兴和发展建设,市委市政府和镇领导十分关心咱村百年品牌‘黄氏橄榄菜’,大力支持我们打造成‘一村一品’食品加工产业,并且规划在以虎头山为中心的山坡地,种植连片千亩橄榄树。到时候集体经济有了大的收入,村里青年人还可进厂做工。这是为村里群众造福的产业啊!我们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准备开展宣传活动呢,没想到风言风语这么快…你们不要信谣,不传谣,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服务方向!如今在新时代、新科技的引领下,我们通过勘探、研究,发现虎头山的土壤特质适合种植橄榄树、油柑树。”经过和风细雨的座谈解惑,来访群众心里的疑虑解开了,他们刚进门时的忧心和担心,变成了走出门时的放心和开心!联络站站长黄钳对记者说,村民们关心村里事,这是新时代民主与法治思想深入民心的一种表现。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十分重视接待日工作,要求联络站人员到岗服务群众的关切,充分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在接待群众信访中,说服疏导与帮助解决问题相结合,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做好来信来访建档工作。对人民群众提的意见和问题,能当场协调解决的,当场协调解决,不能的则及时转报上级机关和部门处理。对于依照政策法规不能解决的,也会讲清楚道理,做好思想指导工作。

项目一落地,牵动众人心。虎头山上创新业、凝民心、聚民意。群雁高飞头雁领,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黄钳与人大代表经常向村里群众宣传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同时,村委向群众提出与集体山坡地有田地交叉的,在规定时间内可提出诉求。被标明迁移坟墓应早日处理,避免影响种植基地建设进程。由于群众工作做得细致,村民们都为村里产业质的提升兴奋不已。黄钳他们在市、镇批准千亩橄榄树种植示范基地动工之后,把基地建设指挥部直接设在虎头山下,这样项目所遇到事情可现场办公拍板。

虎头山下机声突突,种植基地如期动工了!勾机、铲车、推土机齐齐上阵,一场热火朝天的向荒山要硕果的战斗打响了!村里群众远远地看到这喜人的一幕也抿嘴微笑……几天后,当现场施工的勾机碰到一处坚硬的东西,驾驶员以为是石头,继续操作挖掘。不一会才发现不对劲。原来这是一处隐没于萋萋芳草之下的古墓。不久之后,村里一黄姓人家听闻施工现场挖坏了老祖宗坟墓,便找上村委,颇为不满。黄钳得知情况后,先打电话通知勾机暂停作业,自己连忙赶回人大代表联络站,专门接待黄姓村民听取诉求。黄姓村民神情甚是凝重,黄钳热情接待,先从家常聊起,才引入正题。当村民提出祖坟被毁坏,该如何处理?黄钳认为这件事是意外。当时指挥部在山上统计坟墓均有子孙祭拜,施工时碰到的这一处是久年埋没且无人祭拜的。既然事情发生了,有人站出来承认是祖坟,这是坏事变好事,有利指挥部工程建设。

黄姓村民族人中有一名中年人,认为这坏了他们家族“龙气”,对族人做生意有严重影响。黄钳笑着说:“新时代还兴那一套过时老黄历?你们祖上这穴坟埋没了那么多年,子孙清明没去祭拜,对你们带来什么影响?事实上你们不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大家生意做得好好吗?”质询者一时语塞。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就这样在黄钳和人大代表的耐心劝说下,这一处埋没多年的老祖墓,被迁移至另个地方。虎头山施工现场又回响起突突机声,工程进展顺利!

如今,该村已争取到乡村振兴资金150万元,虎头山山坡地已种下400亩橄榄树苗,眼下正在种植300亩油柑树苗……橄榄菜生产加工厂房正在扩建中,建成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0万元左右的收益。黄氏橄榄菜将走出汕尾、走向全国,走上人们新生活的餐桌。

 

特色美食 ——陆丰虾姑

陆丰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历来海产品丰富,带“海味”的美食林林总总,别具一格!其中陆丰虾姑,肉鲜味美,可油炸,可清蒸,可水煮,或者腌制成咸虾姑,陆丰当地人喜欢特色美食。

虾姑

人大代表、甲西镇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木勇,成长在陆丰“三甲”地区,对各种海产品熟悉透了,特别推崇咸虾姑,而且详细介绍了腌制咸虾姑的两种做法:第一种叫“埋干盐”,即是从市场上买来生鲜红芯虾姑,清洗干净之后控净水份,然后放进瓷盆码齐整,层层撒盐,封盖好后放进冰箱保鲜。第二天用餐时剥了壳醮上姜丝或姜蓉拌醋,下饭吃得饭锅底朝天。第二种做法即:用适量的酱油、酒、辣椒、盐、糖加适量的水拌匀进锅煮沸,晾冷之后盛于容器,对洗净控了水份的虾姑进行腌制,一般三、四天后即可启封食用,独具风味,让舌尖上的味蕾宠爱于一身。洪木勇还介绍,用生鲜虾姑剥壳取其“红芯”晒成干品,食用时炒葱芹蒜,香喷喷的是下酒的美味!

他还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说起关于“虾姑救驾”的传说。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侵,都城临安已破。宋帝赵昺与朝臣仓惶逃离到海陆丰甲子待渡山,后面元将张弘范统率战船快要杀到,而面前海水涛涛,便仰天长叹:“天绝我也!谁人能救驾,愿将皇位让之!”话音刚落,海面变得风平浪静,一个虾姑王率千千万万的虾姑军团铺成一条甬道,宋帝和大臣踏着道路直趋彼岸,化险为夷!宋帝为重诺言,亲摘头上皇冠赐封虾姑王。自此虾姑一族头戴“皇冠”,极尽华贵。

据洪木勇介绍,有时外地朋友聚餐吃虾姑时,外地人首先叫不出名字,当地人开玩笑说,龙虾的姑妈,简称叫虾姑。这一说虾姑立时高大上了。其次他们席间拿起来无从下手,怕被壳上棱刺扎伤手。其实,陆丰当地人为虾姑剥壳轻而易举,只要双捏住虾姑的头尾段,用手指按压外壳,便可使其肉与壳分离。这种剥壳的吃法,陆丰人风趣幽默地说:“这叫先按摩,后脱衣。”席间朋友们闻言,捧腹大笑,好不快乐!

QR:【汕尾日报-陆丰人大专刊】“牵龙引凤”进乡村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